3月23日,滨州市优抚医院疗养楼七楼的活动室里,青春与庄重交织,温暖与敬意交融。11名少先队员与34位短期休养优抚对象共同参与了“红色传承·代际对话”主题活动。红领巾与军功章在春日里交相辉映,开启了一场跨越年龄的信仰对话和红色教育课堂。
红领巾系深情:两代人的敬意与感动
“爷爷,这是我给您准备的红领巾!”少先队员们手持崭新的红领巾,郑重地为优抚对象佩戴上。当鲜艳的红领巾系在老兵们的胸前时,他们的眼眶湿润了。张玉森老人轻轻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感慨道:“1965年,我在抗美援越战场上,也戴着红领巾宣誓要为祖国而战。”
随后,孩子们挺直腰板,向老兵们敬少先队礼;老兵们则以标准的军礼回应。两代人的敬意在目光交汇中升华,红色精神在无声中传递。
红色故事会:战火中的记忆与传承
活动室里,“红色故事会”环节将大家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老战士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烽火连天的红色岁月。“1966年,我们高炮部队在抗美援越期间,吃睡都在炮位,一位江苏战友被子母弹炸死,再也没有回来......”老战士的声音有些哽咽,孩子们却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孩子们天真的问道:“爷爷,您不害怕吗?”张玉森老人笑着回答:“怕,但想到身后有祖国和人民,就不怕了。”
童心献礼:文艺表演传递敬意与祝福
活动现场,孩子们还为短期休养优抚对象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稚嫩的歌声传递着对老兵们的敬意与祝福。80岁的退役老兵田洪山爷爷握着孩子们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这场“红色传承·代际对话”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少先队员们从老兵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而老兵们则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红色精神的延续。红领巾与军功章的相遇,不仅是两代人的对话,更是红色薪火的传承。
滨州市优抚医院将充分发挥短期休养的红色资源优势,挖掘“老战士”的军旅故事,以特色活动为载体,面向青少年、单位职工、党员干部等群体开展“老兵讲故事”对话、宣讲等活动,让优抚对象尊崇感成色更足,让红色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供稿:集中供养科 丁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