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组织开展的第六届滨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我院女病区护士长赵玉香、退休职工赵俊民两位同志,经过严格的评选程序,分别获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愿将青春寄平凡 ,化作春泥更护花。
赵玉香,女,1972年12月生,滨州市优抚医院病区护士长。1992年参加工作,2011年入党,在优抚医院(精神科专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至今。曾被市政府授予滨州市“最美民政人”,滨州市“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她扎根基层一干就是26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职业和需要照顾的精神障碍患者们。
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是缺乏自控能力、经常丧失理智以暴力对抗护理人员的管理,所以精神科护理不仅艰辛,而且颇具危险性。今年五月份,病区收治了一位急性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害妄想特别严重,感觉谁都要陷害他。中午吃饭时,患者病情再次发作,突然拿起饭碗砸向另一位患者的头部,恰巧赵玉香就在那位患者的身边,她毫不犹豫的用身体挡在了患者的前面,患者躲过一劫,而那只盛满稀饭的碗却不偏不倚的砸在了赵玉香的额头上,鲜血立刻流了下来,一头栽在地上。当她苏醒过来时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那位患者伤着没有?”。打人患者的家属得知此事,特意来医院看望赵玉香,望着她受伤的样子心疼的掉下眼泪,而她却耐心的安慰家属,让他们放下顾虑,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
有一位股骨颈骨折的精神疾病患者入院时身体已多处患褥疮,为防止褥疮恶化,她自觉承担起了护理这位特殊患者的任务。每天一上班,她带领当班护士亲手给患者擦洗身体和患处,消毒、清创、敷药一丝不苟。陪护的家属们都赞不绝口,说就算亲人也不会这样上心。渐渐康复的患者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执意要求换家人护理,而赵玉香担心别人护理不到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一直坚持了近两个月,直到患者的褥疮完全痊愈。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赵玉香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着病区的每一位护理人员,大家都以护士长为榜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数年来病区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患者赠送的锦旗已经挂满办公室的墙壁。
收治社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是医院的一项特殊任务。每当有蓬头垢面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入院,也是赵玉香给护士们做示范的最佳时刻。首先她会给患者理发,用她多年练就的理发技术给患者理一个好看的发型,然后帮助患者洗澡,给患者剪指甲,经过一番收拾,患者像变了一个人。大家都称赵护士长很像魔术师,瞬间就把一个“黄河大侠”变得玉树临风,这当然是玩笑,但的确说明了赵玉香和护士们的耐心和细心。
在赵玉香的工作理念中,“护士长”的概念就是多跑多干。有些年轻护士刚入职难免会怕脏怕累怕危险,面对这类情况,赵玉香不是批评指责,而是以身作则,以身垂范,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让我去做。”别人巡视一遍,她就跑三遍,别人护理两个,她就护理五个。每逢节假日值班,她总会把休假的时间让给他人,参加工作26年,有20多个春节是和患者一起度过的!
相濡以沫半世纪,勤俭持家心不移。
赵俊民,男,1939年10月出生,78岁,1958年入伍,六年后复员到滨州市优抚医院工作,一直从事炊事员工作至退休,他在这最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
1962年,经人介绍,赵俊民与妻子结婚,婚后育有三个孩子。那时候农村的条件很差,一家五口凭赵俊民微薄的工资和几亩责任田维持生活,可就是凭着赵俊民那一股不甘落人后的韧劲,一边工作一边种田,一步步把孩子们拉扯大,上学、工作、结婚,三个孩子相继成人,期间的心酸和劳累可想而知。其中的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为了老二十几元钱的学费,他晚上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跑了三个门,到处借钱,受尽了奚落和白眼。
屋漏偏逢连阴雨, 1989年的夏天,一直默默在家支撑自己的妻子不幸罹患脑梗塞卧床不起,限于当时的医疗和经济条件,赵俊民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终因能力不济未能让妻子重新站起来。当时,大女儿刚刚成人,而两个儿子都在上学,赵俊民一边照顾瘫痪的妻子,一边拉扯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老伴的药费、两个孩子的学费、一家四口的生活费,就凭赵俊民一月几百元的工资硬撑着。有时候买不起菜,赵俊民就偷偷到大集上捡拾人家丢弃的菜叶子,回家洗干净腌成咸菜充当一家人的下饭菜。赵俊民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一个老式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每月的开支情况。他也暗暗的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规矩,每月一家四口的生活费不能超过500元,为了不破这个规矩,赵俊民烟酒茶都不碰,除了给老伴买些必须的营养品,家里几乎很少买肉。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赵俊民与瘫痪老伴的感情,无论病前还是病后,结婚55年来他都没有与老伴红过脸。平心而论,照顾一个卧病在床28载、吃喝拉撒都离不了人伺候的妻子需要何等的感情基础和超人毅力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连亲生父母都难免会嫌弃,而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妻却能如此相濡以沫矢志不渝,真让如今的很多年轻人汗颜。近三十年以来,赵俊民除了必要的出门采购生活必需品,几乎很少离开老伴一步,更别说出门旅游了。用他的话说,28年以来自己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也不知道滨州有多大。他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那台不知道维修了多少遍的老旧电视。
几十年的重压并没有把这个老汉压垮,反而激起了他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赵俊民在小区里是一个出了名的“百事帮”。平时无论谁家遇到修修补补的事,只要找到他,都会随叫随到,不遗余力。为此他还专门给自己撺了一个“百宝箱”,扳手钳子镊子、螺丝钉铁丝头、针头线脑一应俱全。有一年年三十晚上,同事家卫生间下水道堵了,得到消息的他放下手里的活,费了老大劲才帮同事解决了问题,于是老赵又得了一个正能量的绰号“及时雨”。
应该说赵俊民是一个最平凡的人,平凡的几乎能被人遗忘,可是在“相妻教子”、勤俭持家方面,又能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比他做的好?小事不小,能做好身边的小事不容易,赵俊民做到了,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