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 【滨州优抚医患故事】以情温情 以心暖心
文章正文

【滨州优抚医患故事】以情温情 以心暖心

作者:滨州市优抚医院 发布:2024-05-27

年仅14岁的患者小A,原本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学生,不久前出现情绪低落、过度担忧、烦躁、睡眠差、伴耳闻等症状。起初小A向家人求助时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家人都认为小A是青春期特有的“无理取闹”。后来渐渐地,小A越发消沉,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学校老师和同学也相处不好,总是感觉被孤立。小A的妈妈终于发现了问题:“她脾气变差了,情绪激动时会摔东西甚至打骂别人,也不爱出门了,去人多的地方总是感觉浑身不舒服,严重时还会呼吸困难、手抖、头晕、头痛,看着她整日闷闷不乐、昏昏沉沉的样子,做父母的真的很心疼。”为了消除病痛,在父母的陪同下小A来到滨州市优抚医院开放病区就诊入院。

在入院前的一次问诊中,小A自述道:“我就是他们所有人眼中的坏孩子吧,也许我死了对所有人都好,于是我鼓起勇气,划伤自己的手腕,只是可惜,划了2次都被抢救过来了,他们是不是都很失望,每次看到鲜血流淌时,我都感觉很痛快,心里特别舒服,看看我的整个手臂,上面全是我的杰作。”说话时她的语气出奇地平静,仿佛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


刚来到病房时,小A有些不适应,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待着,不敢大声说话,有问题也不想麻烦医生和护士。发现了小A的异常后,医护人员用平和温柔的语气询问她,督促她去参加工娱疗活动,但收效甚微,小A或是置之不理或是直接回绝。入院第三天,在医护人员不厌其烦的耐心劝说下,小A决定走出病房,参与到绘画治疗的集体活动中去。这次的绘画主题是集体出游,让大家思考并画出外出旅游时需要携带的物品,然后按照顺序表达思路,让患者在绘画、思考和交流中融入集体社交。但这对患有社交恐惧小A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大家的注视,小A显得孤独又无措,害怕在大家面前说话的她,哭着离开了绘画治疗室。开放病区的心理治疗师见状立刻跟上去安抚她,并告诉她:“现在不想分享没关系,慢慢来”,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后来的聊天中,医护人员才了解到她内心的想法:“我发现这里的护士阿姨都很遵从我的意愿,我不想做的事情,也不会太勉强我,我感觉在这里是安全的,特别温暖”。


入院第八天,又一次绘画治疗中,某处细微的环节牵动了小A的负面情绪,她把画纸撕碎了,以此来发泄着无处可藏的难过和消沉。晚上,过度担心的父母想要通过手机探查她的秘密和隐私,小A再度崩溃,哭着跑出病房,来到她信任的值班护士身边大声哭诉:“我太累了,妈妈总以为我早恋,要看我手机聊天记录,以前忙于工作让保姆照顾我,现在为什么又要来管我;我在学校被人欺负的时候她在哪里,总是指责我这不好那不好,我就没有对的地方;明明不是我的错误,别人欺负我,造谣我,打骂我时,只会让我反思身己身上的问题,我活着好像没有任何意义......”在值班护士耐心倾听和安抚下,小A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这场情绪崩溃让开放病区的医护人员发现了小A病情的症结所在,因为缺乏父母陪伴、沟通和信任所致的不安全感才是小A情绪异常的根本所在。为此医护人员与小A的母亲进行了深度沟通,并决定暂时通过护理人员作为媒介传达彼此的心声,此后母女的关系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在接下来两周的时间里,小A逐渐开始接受治疗,在绘画治疗室里画画、做泥塑、拼图、练字、甚至复习功课,有时也会去活动室跟大家一起打乒乓球,小A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发生了变化,她逐渐对母亲敞开心扉,与病友姐姐聊心里话,和护士们互动,跟其他朋友聊天,出入病房也很频繁了,不再抵触着“外面的世界”。

在出院前的最后一次心理咨询中,小A说出了她的担忧:“我还是不想接触外面的世界,我讨厌欺负我的同学们,耳边总是能听到他们嘲笑我的声音,我不想原谅他们”,她痛苦地倾诉着,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小A鼓足勇气对母亲说出了心里话:“我不是坏孩子,你不要相信他们说的话,我是好孩子...”这只时刻警惕浑身炸毛的“小刺猬”终于愿意在妈妈面前露出了柔软的肚皮,小A的母亲紧紧的拥抱着她,不停的向她道歉,此刻的小A不再像以前一样孤独无助,医生的关注、护士的理解、朋友的关心、妈妈的安慰都是她治愈心灵的最好药方。


一句暖心的安慰

一次坦诚的交流

一场情绪的释放

一个温暖的拥抱

是让患者敞开心扉的良方

也是医护倾注真心的期望

滨州市优抚医院将继续努力

创造一个更健康

更包容的就医环境

为每个恰逢黑暗的患者

照进一抹暖阳


(供稿:病区支部 护理部 开放病区 苏曼曼)
-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地址:滨州市长江一路渤海十一路交叉口往西50米路北

电话:预约诊疗:0543-2221903 0543-2221013

传真:0543-2221879